查看原文
其他

2020科技创新展望丨专家们的27个关键词

三思派 三思派 2022-05-04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要求,发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继盘点2019科技创新之后(点击链接跳转:2019科技创新盘点│专家们的25个关键词),在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三思派继续邀请27位重量级专家,以关键词加评述的方式,展望新的一年里科技领域如何改革创新、攻坚克难。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元:可持续创新

王  元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 

2020年,可持续创新(或“可持续的创新”、“可持续性创新”)很有可能会成为国内的一个热词。它包含了十分丰富且负有张力的内涵,至少有两方面会对正在形成中的新一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产生影响:一方面科技创新迅猛发展在不断创造着获取财富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引发出社会多层次矛盾,触撞着人类社会曾恪守的道德、伦理底线,从而对创新治理体系构建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创新治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乃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它不应再是对现有体制和制度的修补或所谓“完善”,而是要顺应创新范式的深刻变化进行的体制和制度再造。由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可持续。 



王国豫:共享、共建、共责

王国豫

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

新的一年科技与伦理并行可期可待。科技伦理将不会止于对科技进步中伦理与社会问题的规范性反思,而将会努力参与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塑性中去。科技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在全社会共享科学技术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同时,共同建造一个安全美好的家园,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石谦:建构

石 谦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20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迎来建构成绩的“中考”。对照形成基本框架的要求,将全面检验“四梁八柱”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对城市使命的承载容量。沿着这一基本框架,借力深化科改和扩大开放的制度能量,将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新格局;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将得以不断展开、提升,并相互融合、促进、深化,建构起上海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
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谋定未来十五年体系与能力的建构。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科技之治,既需要以更多维的视角、更精细的刻度,来扫描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国际和区域科技竞合的走势、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态势,更需要在复杂环境下过滤掉高分贝本底噪声和各种干扰信号,把握本质特征,抓住主要矛盾,咬定战略目标,汇集各方智慧,谋划新时代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以此建构起建设科技强国更高效能的体系化能力。

 


江世亮:采掘

江世亮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 文汇报高级编辑

刚看到一则报道,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组织实施一项深海矿藏探测的巨大工程,期待通过国际合作,对覆盖地球上一半以上深海海域的矿藏实施探测、开采,之前要进行大量的水域生态保护方面的准备预案。这则报道让我想起前些年已在实施的引力波探测、大洋钻探计划和从宇宙空间以及地面之下2500多米的反物质、暗物质探寻工程以及正在筹划中的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实施探测的计划,这些人类大科学工程都是希望探寻采掘出本星球和外层深部空间更多的未知领域和未解之谜。从这些科学大事件出发要展望2020年科学传播走向的话,我个人倾向于用“采掘”这个词。
科学探究本质上是不断希望逼近未知客观世界真相的过程,科学传播的本质则是试图把科学发现的结果、过程及其价值传递给社会受众。“采掘”一词反映了科学传播的某些特质。即科学传播本身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也有对事实的原因及背后故事的进一步挖掘呈现。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人们不缺资讯,各种科技信息分分秒秒在传播传递,但人们仍然感到某种饥渴,因为还是需要知道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大致知道某个领域的发展走向和趋势性的东西。
同样人们还希望知道做出这些伟大而重要发现的科学家,如每年那些诺奖得主做出这些发现有哪些因素或者背后的原因。如前段时间看到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回忆帮助他走上医学研究道路的恩人正是他患病的父亲,他的父亲因丙肝感染去世,而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却无力挽回自己父亲的生命,这种无力感让他下定决心重新回到研究生院深造,学习基础研究。这样才有了日后他用成人的皮肤细胞或血细胞制做出iPS细胞这一诺奖工作。这种有温度的科学家发明背后的故事也是需要科学传播者用心去采掘的。
需要指出的是做科学传播除了需要热情、有温度外,有时还需要“降温”。也就是当着某项科学发明、创造成果问世时,在传播时需要一些冷静或者“降温”的处理,切忌拔高,这方面教训是不少的。因为科学发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伟大的发现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当年报道人类首次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多利时,我们都很兴奋于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给予了恰当充分的报道,但是其实还有一个点就是这头克隆羊的诞生其实是276次实验后才成功的唯一一例,这一个点如能适当加以拓展从而指出克隆技术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本身仍有待不断完善,并点到科学进步都是伴随着更多的失败与探索的话的其社会意义就更大。
总之,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网络和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在同步增长,至少这一行仍然朝阳着。


刘则渊:科学学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副理事长

即将来临的2020年,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于1977年首倡“科学的科学”即“科学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第43个年头。以探索科学、技术、创新互动规律的科学学,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持。我国要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发挥科学学的理论支撑和创新动力。科学学研究工作有着不竭的动力和无尽的前沿,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刘琦岩:从容

刘琦岩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从2020年起,我们说的自主创新已经跨越战略和政策层面,正在越来越深层次地变为国人的价值主张和新的习性。习性始于觉悟,化于从容。无论境遇何如,中国仍将从容地改革,从容地开放,从容地创新,从容地调整,从容地取舍,从容地“多快好省”。这四个字不仅是中国工业化/产业化的特点,也必然是我们科技创新的特点。希望创新者们今后表达自己的创新成就时,无须再过分强调“这个咱有多少多少知识产权……因为,谁创新谁知道:能与他人分享的才是有意义的创新;历史没有遗漏任何有意义的创新。让我们更加从容地表达创新的思想,展现创新的成果。



孙海鹰:要出实招硬招

孙海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19年刚刚过去,印象最深的是面对美国等西方势力的打压围堵,我们坚持开放改革不动摇,坚持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坚定地提出“以开放促进发展、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合作实现共赢,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要练好内功,决定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面对打压围堵中,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是华为的“不怕压”的精神和“有实招硬招”的功夫。华为精神和华为多年积累的功夫给中国人以极大的激励。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学习华为的精神和功夫,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创新驱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要有“实招硬招”,要出“实招硬招”。
我们科技工作者,既要明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任务,又要看到“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内在的原因是:我国的工业技术和设备长期靠引进,技术确有很大进步,但我们的产品要上高端的技术能力有限,表现在技术效率低,原理性专利欠缺。
我们要“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是要有一批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配套和供应链管理、金融、研发、合作。但我们多数企业长期单枪匹马,热衷“短平快”,产学研难以紧密合作,还没有从战略上强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020年,“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是战略任务。任务艰巨而伟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本和劳动内生的进步和由于技术引进集成及对劳动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大发展。但当劳动和物质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降低时,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金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靠技术进步和制度改革。产业走向高端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科学。不抓住技术科学,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金融等配置促成产业协同,单打独斗不可能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决定中国企业和产业命运的是科学与协同。
技术科学是解决原创和受制于人的核心关键技术的主要途径。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协同是产业和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必须走产业“抱团生态”之路。
强化技术科学和全产业链协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大战略。
遵循习总书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思想,坚持以技术科学为基础搞好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上高端;坚持生态链接、协同共生的制度创新,发展创新生态链金融,促成国内全产业链“抱团”合作,建设协同方阵,进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进入全球创新网络,走向价值链高端。
1957年钱学森就指出:“要使工程技术活动克服经验的局限,建立有科学基础的工程理论,就需要进行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建立一个新的知识部门:技术科学。”
“技术科学的目标首先是为工程技术提供有科学基础的工程理论,进而带动和领导产业的发展。”(郑哲敏)
“技术科学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点。”(刘则渊)
当前,急需加强技术科学研究来系统地补强我们大量缺失的原理机理性知识。在产品开发、产业升级、创业创新中下大功夫发现和解决原理性科学问题,解决原创和核心关键技术问题。高校院所科学研究要以技术科学为重点。
当前中国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要建立以领军企业为核心,集研发、制造、服务、物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同体。这既能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也对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有利。
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发展,形成创新共同体,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大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能力;有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联合攻关技术科学难题,开发原创和关键核心技术;有利于共享全产业链资源,协同创新;有利于技术通过产业链转移扩散,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有利于新兴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结合;有利于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化与工业紧密结合;有利于参与全球供应链合作、竞争;有利于形成“抱团生态”,增强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水平。
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不仅是收购兼并,应通过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围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政策链的链接融合,实现大中小型企业共赢发展。
我们科技工作者要按照中央的战略要求,面向重大发展问题,跳出老框框,力争新作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强化企业的技术科学研发力量配置,在多链融合的协同方阵中,企业治理模式、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企业都将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是知识创造的主体,重点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加强理工科高校技术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核心是培养一流科学、技术、工程、金融、管理人才。科研院所要以技术科学为主线再造共性技术平台,加强各行业工业技术科学研究和服务。高校院所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也必然引起创新范式的变革。改革是大势所趋。
“20世纪的垂示是,唯有科学有资质引导前进的路。科学者,史鉴明镜,真知之薮,理性新高。虽非全知万能,然其求真天职激励我们进取,实证和自省机制利于纠正错误,减少灾祸。科学方法保障实现短程目标,可靠地谋划远程未来。科学与光明同在。”(宋健)
2020年,科学与光明同在!让我们迎难而上,团结协同,努力拼搏,不断前进!



杜德斌:培育科技“引擎”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古往今来,大国权力转移时期都是国际政治最危险、最不稳定的时期。大国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竞争。科技“引擎”企业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代表。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着力培育根植于本土的科技“引擎”企业应成为中国科技工作的重点。



李垣:突围

李 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陈劲:逆向超越 

陈 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重点是逆向超越:加快基础研究的高投入、加快卡脖子技术的破解、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区块链技术促进分布式创新的实现,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新突破。



陈宪: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

陈 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创新有着高度集群的特征,在世界范围是如此,在美国是如此,在中国亦是如此。创新集群有两个基本要素,人才和创新生态。人才,早年主要来自于移民,现在是大学培养的创业创新人才。所以,创新集群需要好大学和好生态,而好大学和好生态是可以培育的。创新集群和创新生态的检验,除了到底什么地方有创新,什么地方没有创新,进一步的问题是,什么地方有产业,什么地方没有产业,即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必然带来产业集群。这里的产业主要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期待在21世纪20年代,中国再形成若干个高质量的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



陈悦:厚植

陈 悦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在“追赶”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中国科技文化与管理难以培植出与“引领”相匹配的自主创新。在这个时期,科技更多的是被当作工具,而在未来的“引领”时期,科技更应该展示出其向人的一面,即既要使人体会到科技的魅力,又要对人类负责任。厚植,需要我们自觉地研究有关科学技术的规律性和原理性问题,这包括以科学技术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学研究,各个具体科学技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各种工程技术实践的技术科学类研究,只有运用这些规律耕耘出的科研厚地,才可让那美丽的自主创新之花顺势而开。期待2020科技管理的研究与时俱进,深入理论,周密筹划,系统运作,科学管理,勿浮躁,求实效。厚植,需要让以“求是、创新、批判、奉献、担当”的科学家精神浸入全民族的文化之中,相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会成为大众偶像,润物细无声,科学精神终会成为社会文化主流。2020,厚植可待!


朱春奎:发展老年福祉科技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朱春奎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未来10-20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阶段。如何应用各种科技研发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科技产品、系统、服务乃至于生活环境,使得生理机能渐趋衰退的高龄者仍然能够健康、舒适、安全地享受生活并参与社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老年福祉科技是综合现代老年学与信息技术、老年养护技术、老年医学、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康复辅具等科学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照料护理、健康管理、卫生保健、安全环境和社会参与途径,提高老年人健康、福祉和生命生活质量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工作。老人福祉科技的核心是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而确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老年福祉科技发展,遵循联合国关于“保障、健康、参与”的积极老龄化政策,针对老年人的认知特性和行为方式,探索其对福祉科技的需求,以助老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建立我国养老科技创新体系及与之配套的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


芮明杰:期待突破

芮明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2020年的科技创新应该是可以期待重大突破的一年,尤其是在基础科学如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生命科学等;应用技术如5G通讯及其应用、半导体芯片、新型材料等方面更有新成果。个人特别希望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成为产业创新的基础,通过产业创新取得商业化成功,直接推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小白:STRUGGLING

沈小白

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国际和中国商务高级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和清华大学科技学院前客座教授

Because of the advancement of digital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world has been “transforming” for at least a decade. With the rapidly increasing “internet population”, the anchor of the government has to be nothing but at the “people-centred”. 

STRUGGLING

2020 will continue the “STRUGGLE” within these societies in the West. With the tradition of “civil society”, currents of social movements will become stronger and the intensities of conflicts are unpredictable. At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lternative political systems may have a say. A people-centred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can bring the “mass” and generate “momentum” for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take the central stage.  



张卫平:返璞归真

张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

2020年,注定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归“0”,重新开始。如果说过去有太多的热闹,太多的浮躁,太多的粉饰,希望2020年,科学在于求真,技术重在求精,世界去掉外饰,人心回归本真,至纯至精,至简至臻,返璞归真。



武夷山:社会创新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5月12-14日,美国《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杂志将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社会创新前沿”(Frontiers of Social Innovation)研讨会,这是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为此次会议起草的以下宣传语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创新前沿的基本认识。
21世纪的头20年,社会经历了重大的技术变革、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导致人口、权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显著的再分布和再分配。
人口再分布:气候变化、冲突和经济趋势都导致数亿人在一国内部和国家之间流动。诸多国家在迅速城市化,导致人口再分布,结果多数农村地区更加落后于城市地区。国家内部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正在助推社会动荡。
权力再分配: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也正在经历再分配。互联网使得“谁的声音将被听见?哪些组织拥有权力?”之类问题的答案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社会运动,如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黄色背心、Me Too反性侵运动等,正在撼动权力的根基。
资源再分配:少数国家、企业和个人控制着世界上财富、资本和环境资产的越来越大的份额,这一资源再分配导致贫富鸿沟越来越宽,从而要求人们显著改变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控制方式。
这些变化已经很迅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后几十年,诸般再分布和再分配还将继续,甚至加快势头。
那么,社会创新的领导者们该如何响应?我们有哪些经验可供总结,以便创造一个更公正、更具持续性、更平等的世界?如何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
笔者认为,要想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重大挑战,只靠科技创新肯定不够。我们需要对国外学者在社会创新研究方面的已有理论和实践给以更急迫的关注。



林宝军:大国承诺

林宝军

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2020年,是实现中国首个百年梦想的关键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乘风破浪。正如建成的北斗全球系统惠裕全球,我们将力争在更多科技领域实现跟跑至领跑的转变,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屹立世界。



胡志坚:创新自信

胡志坚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也要看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从长远看必然加深。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重大问题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各国除了加强合作治理应对别无他途。人类社会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科学技术和知识不应成为自私自利的工具,应在交流对话中包容共享,在合作竞争中融合促进,成为改进整个人类社会福祉的希望。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要树立创新自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坚持推进包容创新、绿色创新、开放创新、共享创新,坚持走负责任创新、构建人类创新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



姜雪峰:科学闭环

姜雪峰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

传统科学的提出源于解决问题,如今我们会发现: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会带来新问题产生。对映“闭环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思考,科学也应思考“闭环”:塑料化学给人类带来便利之时也带来了难降解的垃圾;医药化学给人类带来解决疾病的分子之时也带来了引起新疾病的污染;能源化学给人类带来储能材料的便捷之时也带来了某些元素的枯竭……科学任重道远,发展先思闭环。



高桥文行:创造核心技术

高桥文行

日本经济大学教授,日本竞争情报学会会长

2020年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将难以预测。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技术和创新流动也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阻碍。持续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识别科创链的薄弱环节,创造核心技术,充分认识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对抗性增强的特点,融合举国体制和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优势,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中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抒:陆海统筹

高抒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河口海岸区域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地带,其向海一侧的边界位于大陆架边缘,而向陆一侧的边界位于海洋因素(如潮汐、台风、海陆风等)能够作用到的范围界限,占到地球表面面积的15%-20%。从全球范围来看,河口海岸区域集聚了大部分人口和大都市,是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然而按照目前的发展方式和速度,河口海岸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人地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会难以为继。因此,“陆海统筹”这个概念被重点阐述,其目标是要给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方向,其内容包括海岸带空间规划、环境承载力评价、合理开发度等的重新定义和厘定。未来的陆海统筹,要改进原先较为粗放的开发模式,使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符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从2020年开始,陆海统筹所包含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将更加明晰,空间规划、环境承载力、资源开发程度如何遵循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可能成为重要的论题。


郭哲:适者生存

郭哲

2020,区域间联系深度演化推动全球创新进入战国时代。增强创新系统韧性,跨越跟踪陷阱是发展之要。



盛世豪:定力

盛世豪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一边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风涌潮起,科技创新热点不断,5G、 AI、区块链、生物技术......你未唱完我登场,一边是贸易摩擦、美国围堵打压,国际环境纷繁杂乱。然而,“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规律、产业变革趋势,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力鼓励原始创新,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游光荣:6G

游光荣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

我为2020年选的关键词不再是美国极力打压的中国公司,而是“6G”。如果说以往几代通信技术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互通问题,那么6G能否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问题呢?



褚君浩:践行三部曲创新理念,勤奋智慧实现创新跨越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缪其浩:规划

缪其浩

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对下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订来说明年显然是关键一年。很多人感觉现在不属于重大创新的活跃期,中国科技在一些方面进入了领跑和并跑阶段,而且国际技术和产业竞争进入了新格局,这三点要求中国的科技规划要有新思路新视野和新方法,这方面的意义和难度我认为不亚于攻克核心技术难关。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扩展阅读

2019科技创新,在不确定中笃定前行丨专家们的20个关键词

2018科技创新,在变革中砥砺前行丨专家们的16个关键词

盘点丨2017科技创新,大咖们有话说

2016科技创新,16位专家的16个关键词丨三思派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